姜胜群
刊载于《杂文月刊》2022年5月上
在旧物市场,见到一枚古钱币,上面铸有“太平天囯”四个字。
钱币上的“囯”字,是“口”中有一个“王”字。有人误以为是古人铸字错误,少了一点儿,应当是“玉”字才对。
其实,古人没有铸错,“囯”字的确就是读作国,词义也是国。这个字,是洪秀全发明的。
洪秀全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认为当时的“國”字,里面的“或”字有大概或可能等“疑惑”之意,不祥。于是,在1853年,诏令将“國”字中的“或”字改为“王”字,与他宣称的“天王”之称相符。改为“囯”字后,还颁诏天下,规定其他国名、地名不得再用“国”字,只能用“郭”字替代。于是,“囯”字成了洪秀全自家政权的专用字。
历史上,除了洪秀全发明的“囯”字,据说“国”的异体字有40多个,如有“囗”中加“氏”的、加“戈”的、加“方”的、加“主”的等等。每个字的发明使用,都体现了发明者的喜爱和意愿。
如洪秀全发明“囯”字,就体现了他的帝王思想。但魏晋六朝时代,镜铭刻文里有一个“国”字写作“囻”,即“囗”里加了个“民”字。颇有“国以民为本”意识,刚刚推翻了帝制的民国初期,被时髦地使用了一阵子,与洪秀全的“囯”字,形成鲜明对比。
1950年,对汉字进行规范简化。正在通行的“國”字也在简化字之列。体现帝王思想的“囯”字,显然不合适。“囻”字虽然有“国以民为本”的寓意,但历史上没有被广泛使用过,有些生僻。最终,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在洪秀全发明的“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国”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身为国人,不仅要会写国字,更要懂得国字的意义。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怎样才是爱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立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比如,处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期,孙中山认为推翻腐败的清王朝就是爱国。而对清王朝的维护者来说,镇压革命,保住龙椅,才是忠君爱国。
把“忠君”和“爱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曾经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正能量”。
但自古就有不买这个“正能量”账的,除了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孟子,以及魏晋六朝,那位有“国以民为本”意识,发明“囻”字的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氏,还有一位人物值得一提。这位人物,便是七百年前,主张爱国就是爱民的屠隆。
屠隆(1543~1605),浙江鄞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书画造诣颇深,与胡应麟等并称“明末五子”。万历年间的进士,曾任颍上知县、青浦知县,礼部主事、郎中等官职。屠隆在其《鸿苞集》中,有一篇文章“人臣体国”,直言不讳地说“民为国本,体民正是体国”,根本不把帝王放在眼里。
“体”,即体念,热爱。体民就是爱民。
文章说,爱国就是爱护老百姓,关心他们的饥寒,解除他们的疾苦。有利于老百姓的事,积极认真地去做;不利于老百姓的事,坚决杜绝。“以此体国,斯人臣之道也。”
屠隆痛斥社会上的鱼肉百姓、贪污腐败现象:“今之人臣,借官爵以梯荣,假操柄以射利,耳好淫声,目好美色,口好美味,身好华衣,宅好其弘厂,田好其膏腴,憧婢好其奔走,宾客好其献谀,山园好其佳丽,珍玩好其充盈。此其念在民乎?念在身家乎?”对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也毫不留情地撕下他们的遮羞布,指出他们偶尔做点儿“善事”,亦不过是“博声名,猎大官”,做样子,捞资本而已。一旦大权在握,便“贪婪狼藉”,以致什么名声品行,统统抛到一边不顾。甚至贪得无厌到了不怕受到惩治,不怕遭到报应的程度——“彼云两者俱不足惧,奈何”?
“心至于此,不可救药。有臣若此,国家将焉赖之?”“民为国本,以剥民为体国,正误国也。”
全篇没有出现君主或皇帝等字眼,更没有提出什么忠君思想,通篇体现的民本意识,远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上。字字句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真知灼见,振聋发聩!
屠隆为官清正,关心民生。他了解底层百姓生活,目睹社会的不公平,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万历年间,任颍上知县,该县水害频发,土地贫瘠。屠隆推行与民宽仁的政策,动员民力修筑了东门河堤,深受百姓赞扬。在青浦任上,治理吴中水患,写下了《三吴水利总论》等文章。离任时,“颍父老子弟仓皇走相送,有骑者有不及骑者、徒步者,踉跄于道……”(《鸿苞集·帝均》)
在文章最后,屠隆发出感叹:“总之,能体民正是体国。奈何今之不以手足待民,而以犬马土芥遇之乎?不慈者,正其不忠。提出今人心事,应有羞而汗下者。”
不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手足,而是视其为随意使唤的犬马。如此误国误民,还大言不惭地谈什么爱国的人,读了这篇文章,应当感到羞耻而汗颜。
感到羞耻而汗颜?看来,七百年前的古人,脸皮薄多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mengchina.com/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