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之
几声明快、清脆的钢琴声刚刚响起,19岁的侄子就在一旁脱口而出:《克罗地亚狂想曲》!随即跟着哼唱起来。侄子还说,他的许多同学都是《克罗地亚狂想曲》的痴迷者。我曾无数次聆听过这首世界名曲,却不知道它在中国拥有如此多的粉丝特别是年轻粉丝。由克罗地亚作曲家胡尔伊作曲、克罗地亚著名钢琴家马克西姆演奏的《克罗地亚狂想曲》,讲述着克罗地亚历经血与火的炼狱,最终走向独立的血腥历程,一段悲伤但并不绝望的历史。百度百科介绍说,这首钢琴曲描绘的画面是,在被战火摧毁的断垣残壁中,盛开着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我只是个一般意义上的音乐爱好者,缺乏专业人士那般欣赏能力。我对《克罗地亚狂想曲》的理解,是随着一步步走近克罗地亚这个国家,而一次次校正、一次次加深的。
克罗地亚之于中国人,可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名。她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国度,面积5.6万平方公里,与我国规划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相当。人口414万,略少于厦门的常住人口。2019年,克罗地亚人均生产总值15000美元,比同年中国人均10410美元高出近5000美元。作为足球世界杯的亚军、季军,“格子军团”无人不知,莫德里奇、苏克、博班、普罗辛内斯基、拉基迪奇、曼珠基奇、佩里希奇等一众球星誉满寰宇,在中国拥有无数球迷。 足球场内的克罗地亚固然了得,足球场外的克罗地亚其实更值得世人走近她、了解她。在中国,无人不知马可.波罗,却鲜有人知马可?波罗的故乡正是克罗地亚。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于克罗地亚最南端的岛屿考尔楚拉。他长大后游历中国并将他眼中这个“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介绍给世人时,克罗地亚正处于威尼斯共和国统治之下,加之马可.波罗的游记又是用意大利语撰写的,世人便认定他是意大利人。另一位克罗地亚名人,是享誉国际政坛的强人铁托。铁托将克罗地亚带入南斯拉夫,亲手缔造了统一强盛的多民族联邦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担任其首脑长达35年。
铁托去逝11年后,即1991年6月,另一个克罗地亚人、早年曾因主张“克罗地亚独立”而被铁托投入监狱的图季曼将军又带领克罗地亚脱离了南斯拉夫。这就是历史,有时惊人相似,有时截然相反;有时合是必然,有时分是必然;有时大势分明,有时鸿蒙难解。每年10月18日,克罗地亚都要举办庆祝活动,纪念本国对服装世界的一大贡献:领带。据说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曾雇佣克罗地亚军队。参战的克罗地亚士兵每人脖子上都系了一条颜色鲜艳的布作为军服配饰,便于识别敌我。战争胜利后,路易十三欣然将此饰物命名为领带,并要求贵族们参加宫廷活动必戴,领带因此成为一种时尚装饰而流传开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模样。我与克罗地亚的渊源,要从原南地区战乱之后第一次克罗地亚之行说起。
1991年6月,克罗地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克罗地亚境内塞尔维亚族人口占90%的克拉伊纳地区则宣布脱离克罗地亚,成立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双方随即爆发冲突。1995年8月,克罗地亚出动10万大军收复了克拉伊纳,在联合国调停下,克塞双方达成协议,将克拉伊纳交由联合国过渡机构代管。1998年1月,联合国过渡机构将克拉伊纳的管辖权移交克罗地亚。历经7年战乱,克罗地亚最终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第一次踏入克罗地亚国境那一刻,眼前的一切瞬间将我怔住了。山水秀丽,草木鲜美,红顶白墙的房舍倚山而建、连片林立,道路纤陌,街区整洁,一派安宁、富足的景象,任你如何观察,也无法把脚下这片土地与一个饱受过7年战火的国度联系在一起。接下来几天的参访,进一步强化了我的这一印象。
首都萨格勒布身靠梅德韦德尼察山,足临萨瓦河,一条老式缆车线将山上的老城与山下的新城连成一体,古老的教堂、市政厅,与现代化的广场、商业区浑然一体。整座城市既有古城风韵,又兼具现代气息,持重而不老气,浪漫但不轻佻。它白天的神情是怡然,夜晚的气质是深沉。漫步萨格勒布街头,我这个匆匆过客居然感受到了一份踏实,这是在任何其它国家所没有过的体会。一天晚餐,我们被引到一处老街深巷,在一家并不起眼的民俗餐馆品尝烤牛膝肉。
在国内听多了里脊、上脑、眼肉、菲力,对牛膝肉毫无概念,因而也不抱期待。侍应生上菜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和嘴巴都不由得张大了。两个大小伙子抬来一个硕大的椭圆铜盘,几乎覆盖了我们面前的长条餐桌,一根又长又粗的牛腿骨从铜盘的一端架至另一端,上面满满铺挂着一片片烤好的牛膝肉。初尝几口,大家便埋头不语,忘情地一片接着一片吃了起来。
一阵沉默的狂嚼过后,铜盘里只剩下那根光秃的牛腿骨。大家嘴里的肉还没有咽下,就迫不及待地叫来侍应生,加要一份,再加一份。忘了那晚我们最终点了多少份牛膝肉,只记得每加要一份,侍应生的眼睛和嘴巴就会张大一分。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牛肉。
被中国游客称作“东欧九寨沟”的十六湖,位于山林环抱之中,十六个大小湖泊连片分布于上下两个湖区,错落有致,水势平缓,水声潺潺。湖边绿荫夹岸、鸟语花香、小路环绕。穿行于林木花草之中,绿色盈目、流水掠耳、芳香扑鼻,一种远离尘世、置身幽境的感觉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中国景点的核心是人,以人流、人声为耀,展示的是熙攘、鼎沸的人气。克罗地亚景点的主角是自然,以山鸣水流、鸟语花香为荣,追求的是独游、静享的感觉。正是在这美景、美食、赏心、悦事的感观和情绪下,我走进一家音乐厅,第一次听到了《克罗地亚狂想曲》。与专业人士的解读不同,初听《克罗地亚狂想曲》,我并没有感受到悲伤,我听到的,是安宁,是欢乐,是幸福。恢宏、壮阔的前奏,让我想起倚山傍林的那一片片红顶白墙的房舍。明快、清脆的琴声,如十六湖清澈的湖水从指尖下叮咚而过。激情、愉悦的节奏,像是在渲染着大口咀嚼牛膝肉的豪迈与满足……直到参访杜布罗夫尼克,我才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克罗地亚,进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杜布罗夫尼克是克罗地亚的港口城市,景色秀丽,气候怡人,是亚得里亚海滨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亚得里亚海明珠”,又因历史久远且保护完好而被冠以“城市博物馆”、“斯拉夫雅典”之称。1979年,杜布罗夫尼克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杜布罗夫尼克究竟有多美?听听萧伯纳是怎么说的吧:“如果你想看到天堂是什么样子,那么去杜布罗夫尼克吧!”登城墙以纵目,一边是红顶白墙的古色古城,一边是流沫生涡的黛蓝海面。杜布罗夫尼克的美,是古城的风仪与大海的气象撞击出的美,是一种有着多重韵味的美,她老成与浪漫并存,内敛与激情兼备,持重与活泼皆俱,像一个成熟女性,端庄间透着妩媚,妖娆中自带高洁。
我当时认为,杜布罗夫尼克的确美,但不过是萨格勒布、十六湖的升级版,是另一种安宁、欢乐、幸福而已。进入到当地一家战争陈列馆,我才感受到这座古城更深层次的美——不屈与坚忍。从充满生机的繁华街道步入弥漫着死亡气息的战争陈列馆,这种反差带来的触动很快超越了生死本身,引领着我去感受到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多舛命运。1991年6月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黑山领导人要求将杜布罗夫尼克划归黑山,理由是杜布罗夫尼克历史上曾是黑山的一部分。支持黑山的南斯拉夫人民军遂于同年10月对这处世界遗产发起了持续攻击和围困。杜布罗夫尼克7个月内共遭到650余次炮击,平均每天3次还要多,造成56%的建筑不同程度损毁,战后用了整整14年的时间才基本修复。4.3万居民中,有近120人为保卫城市献出了生命。相较于历次战争,这个数字或许算不上触目惊心。
换个视角再看,一个人口仅为4.3万的小城,敢于奋起抵抗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强大正规军,这份不屈,定会令你肃然起敬。战争陈列馆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牺牲者的照片和满墙的弹孔。一个个青涩、稚嫩的面孔,虽初尝青春甘露,却宁愿让韶华被死亡吞噬,以换取故乡的永年。一片片被岁月磨平了锐角的陈旧弹孔,痕迹日渐模糊,却模糊不了历史的记忆。耳畔再次响起《克罗地亚狂想曲》,这一次,我听出了悲伤,听出了哀婉。此前感觉恢宏、壮阔的前奏,变得那么压抑、那么悲壮,如黑云压城,透着一股肃杀的寒气,那是战火把山河烧成灰烬的凄怆。此前感觉唯美、深情的女歌手哼唱变得那么悲凉、那么哀婉,那是苦难发出的呻吟。此前感觉明快、清脆的琴键变得那么沉重、那么匆忙,那是逃避战火、流离失所的脚步。眼前浮现出另一个克罗地亚,一个燃烧在战火中的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借夜色深藏着悲伤,十六湖用水面倒映着残垣断壁,杜布罗夫尼克正弥漫在硝烟中,浸泡在血泊中。我进一步走近了克罗地亚,也进一步走进了《克罗地亚狂想曲》。
离开杜布罗夫尼克之前,我登高俯视全城,发现在一片残旧的古色之中冒出来处处鲜亮。定晴观察,那是在残垣断壁上翻建或新建的房舍,如野火灰烬中被春风唤醒的绿色生机。我顿时为之一振,脑海中迅即掠过一个词语:重生!是的!杜布罗夫尼克正从战火肆虐后的焦土中夺取生机,走向重生。耳畔再度响起《克罗地亚狂想曲》,这一次,我听出了高亢,听出了激昂。此前悲凉、哀婉的哼唱变得激情澎湃、响遏行云,那是生命放下了悲壮、停止了泣诉而迸发出的震天呐喊。此前感觉沉重、匆忙的琴键变得雄壮有力,铿锵铮铮,那是一个民族擦干了血迹、挥去了硝烟,昂首迈向未来的坚定步伐。
眼前终于出现了那朵无名的白色小花,她正昂首玉立,在断垣残壁中夺路生长,奋力绽放。这正是那朵希望之花,她冲破废墟重获新生,正开遍克罗地亚的锦绣大地。再绝望的土地上,只要播撒下坚韧的种子,就一定会盛开希望的花朵。就这样,我不断地走近克罗地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断地升华着对这首钢琴曲的感受:初觉欢快,继感悲伤,终见希望!我想,这一次,我真正地、完全地走进了《克罗地亚狂想曲》……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mengchina.com/1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