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流量经济”的反思,却越早越好、越深入越好。
各地愈演愈烈的“乞讨致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乞讨这类行为自古就在各个国家都有显现,大家对乞讨的概念还停留在街头巷尾,但它早已改头换面出现在网络上。
早些年大家都应该看过这样的新闻,每年的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各地总会出现不少乞讨人员,伸着手要钱。大家以为的可怜人,实际上月收入几万,甚至有乞讨者很骄傲地表示:靠着这份工作,我供出了两位孩子读完硕士,还买了房。

没有营养、没有价值的直播,主播求打赏、求刷礼物,就是新型的“网络乞讨”。
现在的直播内容多种多样,直播行业逐渐形成内容与垂直领域结合,有直播带货、直播教学、直播分享技能,这些直播都是有价值有营养的直播。

但是有些直播就是仅仅只是为了博取他人的同情,打网络擦边球,骗取流量、骗取打赏和刷礼物而已,这样的直播并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就形同乞丐乞讨一般。
从淘女郎到网红,从图文带货到直播带货,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与媒介形态的迭代, 网红带货模式经历了多次变迁,目前网红直播带货模式已成为迅猛崛起的营销方法。

我们就以最早做娱乐直播的来说,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利哥、天佑、文儿、阿哲、大佛和赵小磊等。这帮最早的一线主播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网络主播是从社会不同层次的人来的,基本都是一些文化水平低,素质比较低,没有正式的工作,或者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比较多,也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群,直播已经成为他们发泄和收入的场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很多事情可以通过网络就能解决,因为只要有部手机,人们都可以去做直播,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每个人都是演员是导演,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如今太多直播都是让别人礼物走起来,就是向别人乞讨,这样的人群被称为网络乞丐。

网络乞丐和现实中的乞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要向别人乞讨为生,只是方式变了,从当初生活中的各个地方撵转到网络上,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太多曾经靠乞讨为生的乞丐如今变成了网络乞丐,因为不用为了口饭吃而东奔西跑,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对着手机就行,为他们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行程,于是各行各业的人群加入了网络乞丐的队伍。
网红,新时代的高薪产业
网红,网红是什么?
网红是,除了明星之外,来钱最快的一个新兴行业。2019年最火的两大网红,一个是李佳琦,另一个是李子柒。
李佳琦,最“可怕”的带货狂魔,没有女人能够抵抗,李佳琪的年收入达到2亿。
2019年,另一个超级红,在国外比国内更红的“短视频网红”李子柒。据说去年,她的年收入达到了1.6亿,相当于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利润。一个人,胜过千军万马。

除了这些生物链顶端的超级网红,数据显示,24.1%的职业主播月入都能过万。
有一个8岁的小男孩,在暑假帮他妈妈直播卖百香果,一不小心成了网红“百香弟”。暑假第1个月,收入上万。

那网红都是通过什么赚钱的呢?
网红主要的赚钱方式有三个:打赏,商业广告,网红电商。
1.打赏,最早出现在微信公众号文章类,打赏金额5元到200元不等。一篇爆款,一般能达到上100个打赏,打赏收入至少可达到500+。渐渐地,微信的打赏,衍生到不同的平台。 微博头条,简书,哔哩哔哩的充电,直播的刷礼物等等……
有人说,打赏的形式,无异于街头卖艺,劫富济贫。看热闹的占大多数,而掏钱的永远只有那几个。
2.商业广告,当一个up的粉丝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便可以接商业广告了。广告又分植入广告,纯广告。
比如知乎上的一篇爆款文章的内置广告,一个浏览量7毛钱。假设有10000浏览量,便可有7000的收入。纯广告的话,以抖音为例。抖音上的广告分为20秒和60秒。10万粉丝的抖音号20秒,广告收入1000。而100万的粉丝,接一条广告,报价1w-10w不等。
抖音上的大狼狗郑建鹏夫妇,一条广告10w,平均5-10条一个月,收入相当可观。
3.网红电商,也就是所谓的直播带货。直播是一场2小时的超长广告,不仅能种草,还能拔草,产品的深度讲解,消费者的实时问询,明星的趣味内容全都被压缩在一起集中爆发,而且所有的数据都一目了然。 直播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它变现快。直播的同时,即可下单。
粉丝量在10万左右的主播,一天营业额起码好几万;超过10万的,一个月能纯赚30万-50万元。

网络轻工业
网红赚钱,真的那么容易吗?
近年来,不少网红賺得的盆钵瓢满,一个人一个月甚至一天,赚了一个工薪家庭几年的收入,的确让分外眼红。甚至很多小孩,把网红当作是职业的首选。
而且网络销售质量参差不齐,庞大销售额数据的背后,退货差评问题也越发严重。不少被收割的韭菜已经开始觉醒:那些你“暗恋”的网红可能在慢慢偷走你的钱……
同时,爆红暴富后,心态的调整也是一大挑战。不少人为了红,开始一再挑战自己的道德底线,导致自己的人设崩塌。
再百变的世界也逃不过老祖宗一句简单的呓语: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如今直播平台越来越多,网络主播也是越来越多,太多主播已经成为了全职主播,各个平台全职主播加起来近亿人,都是把主播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也就是想办法向别人乞讨刷礼物。
生态混乱、人才失衡、流量内卷,是目前整个短视频直播行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行业还处在快速发展期,一旦这些问题被消灭了,就说明整个行业大局已定,从发展期变成了稳定期,也就意味着普通人已经没机会了。然而直播电商是新事物,乱象是难免的,但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规定来遏制电商乱象,电商直播格局将趋于健康稳定。2022年,直播电商发展优势会更加明显,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的发展吧。

为了调查直播行业的真实现象,小编亲身在一个月时间内去了三家直播公司试岗。
- 字画古玩类艺术品收藏公司的销售人员
公司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相关流量渠道吸引用户收取用户信息,再通过公司电销人员1对1进行电话销售,这就是很多人能够接收到电话广告骚扰的情况之一。
- 高考志愿填报类型的直播讲师
属于半个知识类分享博主和直播带货博主的结合。通过直播的形式向来到直播间里的家长来推荐公司产品以及服务更像是一个传统的会销形式,搬到了直播间里。
- 娱乐主播的后台运营
主要工作内容是招募主播。各平台挖主播进入公司工会。整个运营岗位门槛较低,没有系统化的知识,纯粹是挖人更像是最早的劳务公司,只不过不是把人送到流水线上,而是把人送到了直播间里他所主播所收到的礼物越多,那么运营的收入也会越多,都是有比例的去分成。
做直播就是网络乞讨吗?
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网络主播和街边靠打亲情牌博取眼球,或通过道德绑架来赚取同情心的乞丐们有本质上的区别。

主播是一项正牌的工作,而乞丐只是不劳而获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网络主播凭借颜值、才艺等亮点,吸引人们的关注,在正能量的主播的鼓励、努力下,观众们可以得到视觉上和精神上美的体验。
主播这一工作大多是兴趣使然,这些礼物点赞之类的,是观众自愿掏腰包送去鼓励自己喜欢的主播,而不是网络主播可怜巴巴乞讨得来的。二者的初衷可能都是为了钱,但是手段和初衷都大不相同。但很多主播是有自我兴趣在工作里的,展示自己的才艺或者知识出于兴趣开始,逐渐发展成职业,总不能认为乞丐对乞丐的工作感兴趣吧?
网络主播也算是草根翻身的好机会,许多知名主播都没有多好的文凭,他们能从数十万主播中脱颖而出也要费不少劲,这也算是养家糊口的一种工作。只是抱着这种咸鱼翻身的人太多,鱼龙混杂下总有一些坏汤的老鼠影响大众对网络主播的看法,他们不应该被一棒子打死,还是有许多优秀主播的。
主播并不是关在直播间取悦粉丝的无生命闪现的像素画像,她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她们有的自己是富家千金,有的有有钱的男友,有的是学生会主席,有的是健身劳模,机车冠军,唱歌达人。

她们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吸引着我们去观看。她们离开了直播间,打开门进入现实可能拥有的朋友和伙伴远远比我们多得多。
新时代的财富密码
近年来直播行业越来越火爆,由于开通直播的门槛低,实名注册有台电脑、有套声卡就可以直播。这也造就了不少网红和草根明星。很多人通过直播挣了不少钱,有了自己的实体公司和线下生意。通过直播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条件。

2020年,人社部等部门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新职业信息,其中,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带货主播成为正式工种,“李佳琦们”和“薇娅们”正式转正了。
转正后不能没有职业标准,如今这一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终于出炉。
根据定义,互联网营销师是在数字化信息平台上,运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传播
与此同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平台应对用户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赏金额进行限制。

对净化网络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
实名制可有效遏制网络暴力
营造健康上网环境、遏制网络暴力发生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推行实名制。我们不难发现,匿名网络论坛乌烟瘴气,微信朋友圈氛围则相对和谐。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网络暴力付出代价时,他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攻击冲动。此外,社交网络应制定文明上网规范及相应的监管制度,引导网友文明上网。

当网络乞讨成为一种致富方式,甚至被人视为艺术文化,从有局限性的本土地方,到无所不通的网络。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有时的善意是否起到了负面作用。
当善意缺乏理性,缺乏判断力的时候,容易助长好吃懒做的不良社会风气,毁城市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会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
直播者要有道德和法律底线,不能什么都播;
管理者、网络平台,要切实负起监管、审查的职责。惟有各方守土有责,才能杜绝直播乱象,才能保障网络环境风清气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mengchina.com/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