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息日试过不同的休息方式,前面几次的休息都是补觉,结果越睡越困。
想借着休息运动起来,结果越睡越疲惫的状态根本不够动起来的动力。
以前休息我都安排出行,走出去、去接近自然,去海边或者是森林公园。
出行的时候,有时是自己一个人踩自行骑行前往;有时是约先生或朋友结伴出行。
我若约了朋友,就不约先生,我若约了先生就不约朋友。
出行力求简单,同行也尽量简单,这样就能处于绝对的放松状态中,不用去各种关系相对的应酬。
一个人高质量的独处,胜过一群人低质量的喧嚣热闹,几个人走心地出行,也胜过一群人的热闹。人多了要顾虑方方面面的也多。
约不到也不影响我出行,我会独自出行。但独行时我会考虑个人出行的安全因素,会选择足够安全的地方。
一个人的旅行,说走就走,旅行不在于远近,只在于想要接近自然的心,想要走出去供养供养身心、沉淀自己。
风里雨里、晴天雨天,都可以出行。

休息日,早上2.5小时的兼职也照做不误!为对抗疫情找的兼职,动荡过渡之后依旧坚持去做。
几年的疫情经历给人的教育便是要珍惜你手中的工作,哪怕是一份兼职也好好珍惜,那也是你价值的产出地,你的收入。
兼职下班,洗完澡换上出行的衣服,一身清爽的出门。准备了太阳帽、雨衣、干粮、装了凉茶的水壶。
先是响应社区三天两检的核酸检测的号召,去做检测。
在排队等着做核酸检测时,前一刻还戴上太阳帽,几分钟的排队时间,天突然下起了雨,雨来行急也下得猛!
完成检测后,我望着来势汹汹的雨:“我是静待雨停还是干脆穿上雨衣来一场雨中骑行?”
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开始,晴有晴天的明媚,雨有雨天的风情,雨中的骑行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那些让人犹豫、退而止步,看起来似乎很为难的事情,真正去面对时,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峻啊。

一个人在雨中骑行了十几分钟,雨停了。我脱掉鞋子放在车篮子里,赤脚踩单车,当在运动的同时也给足底按摩,一举两得。
我知道去森林公园的路,但依旧开着导航,那是不断地提醒着目标所向,走了有多远,还有多远。
在路上,我看见一小片菜地,我停下来看菜地里的那些菜,看着几种辣椒树长出辣椒满满,很有喜感,即使不吃,看看这些辣椒也觉得很有满足感。




骑行太热了,我在问自己我去目的地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走在林间的泥地上去赤脚踩泥地“接地气”。
在半路上,我看到了一片小树林,就在车来车往的大道旁,路边也时常有人经过,即使一个人也没有安全隐患。
将去森林公园改成了半路的小树林,今天的目的地,就是这里了。我推着单车行走在靠路的山林间。

独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这个时间段,我的身心就只是忠于自己。
我会放下所有的身份,这一刻,我放下是孩子母亲的身份,我放下妻子的身份,我放下工作的身份,我放下所有的社会身份。
此刻,天地间我独在,我是自由自在的一个人,我是一个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生机的一个独立个体。
我是自由的,对于我的出行,先生是尊重并给予支持的。
先生若回家吃饭,会提前与我打招呼,我若出行,他也不会催我回家做饭,反倒会说你不用管我,照你的安排即可。
我也会带动先生抽时间与我一块,走出去接近自然去休息放松。
先生要工作赚钱钱的时候,我也不会勉强他陪我一块休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在,两个人有两个人的相濡以沫,更应该像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走出去的放松对我来说很有效果,出行回来就是补觉,补觉完就动起来。
动起来,做家务,跳健身操动一动,让身心活动起来。
一个人的独处是静,一个人的生动是动,静是滋养,动是唤醒,我们要懂得供养身心,滋养身心给自己注入活力,如此,我们有用不完的热情与活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mengchina.com/3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