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印象中,买一个公仔需要多少钱呢?几十?几百或者上千?在大多数人看来,上千块买一个公仔估计就很离谱了,无论是超市还是各大商场、玩具店,公仔的价格普遍在几十块或者几百块,上千的很少见。但是去年夏天,一个叫王宁的人推出的一款公仔单价竟然达到了2万多。听起来像是智商税,但这款公仔却特别抢手。这个王宁到底是谁?他的公仔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卖这么贵?
王宁出生于1987年,家在河南新乡,父母靠一家杂货铺赚钱养家。虽然家里不是做什么大买卖的,但这种小生意也让王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小就很有经商头脑。他第一次展露商业才能是在高三那年,众所周知,高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人在高三那年都会拼命冲刺。特别是像王宁这样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就更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考个好成绩来改变命运。但是王宁却没这么做,别人都在教室读书学习的时候,他满脑子都是怎么赚钱。
后来他发现很多学生都爱踢足球,于是就有了办足球班的想法。不过王宁只是一个高中生,既不是专业的足球教练,也没有练习的场地,更没有什么办班的经验,这个想法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上了,虽然自己不是专业的教练,但起码比低年级的学生技术好,所以他就把目光锁定在了小学生群体。后来每天他都会赶在小学放学之前到门口发传单,最后一共招到了二十多个人。至于场地的问题,他就随便找了一片空地,然后搭了一个简易球门,就这样开班教学了。如果用创业的标准来衡量他的这次经历,那不能算是成功。但如果从一个高中生的角度来看,这已经非常厉害了。
后来高考,王宁考入了省内的一所二本民办高校,名为郑州西亚斯国际学院。虽然学历一般,但这并不妨碍他发挥自己的经商才能。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学历的高低更不可能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2005年,王宁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很快他又开启了另外一段创业之旅。当时他是从新乡来到郑州读书,虽然是同一个省,但也不能经常回家,所以他就想着通过DV机录制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大学生活,然后再把这些内容刻成光盘寄给家里的父母。拍摄了一段时间之后,王宁把这些素材进行了整合,还配上了音乐。他还没来得及往家里寄,这份光盘就被同学看见了。
当时几个人都问他这是什么,王宁回答说这是自己做的大学纪录片,要寄回家给父母看的。旁边的人一听很感兴趣,纷纷提出想看看。于是王宁就给他们看了里边的内容,结果这几个同学看完都说自己也想拥有同款。王宁一听,这是个好机会啊,既然大家都这么感兴趣,那自己要是专门拍校园纪录片卖光盘,那岂不是能大赚一笔?
最后他决定自己成立个工作室,专门搞这个。后来,王宁从母亲那里借了几千块钱买了一台数码相机,还找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一块成立了戴斯工作室。一切安定之后,王宁也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群体,那就是新生。第二年开学季,王宁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拍摄视频,从他们迈入校园、报到、搬行李入住、开学第一课、加入社团等等,几乎每个细节都被王宁记录在了相机里,等到他觉得素材积攒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整理然后做成光盘出售。当学弟学妹们听说之后,纷纷上门抢购。
虽然这次创业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开始,但王宁并不开心,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抛弃了传统光盘。第二、虽然他的生意火爆,但是减去拍摄时间、金钱等成本之后,他真正赚的钱没多少,效率太低了。
所以在大三那年,王宁又改变了自己的创业轨迹。当时他想到了父母的杂货店,每天只需要通过进货、卖货这样简单的流程就能赚到一笔差价,遇上好的商品,一件就能赚七八块,这可比拍视频刻光盘轻松多了。受到启发之后,他开始在学校里搞起了“格子铺”,通过赚差价的方式来赚钱。所谓的格子铺,就是把一个区域划分成多个格子,然后出租给不同的人,租户可以在自己的区域出售想卖的东西。对于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在校生来说,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就可以通过这样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开店的梦想。王宁的“格子铺”开业之后生意非常火爆,因为大学生对于这种新鲜事物本来就特别容易产生兴趣,所以很快,格子铺的“格子”就被抢完了。王宁作为格子铺的老板,靠着收租实现了“躺着赚钱”的梦。
无论是记录光盘还是格子铺,都足以证明王宁的商业头脑。可惜的是,他的这两次创业都没能长久发展下去。格子铺虽然火热,但是别人想要模仿起来也很容易,毕竟没有什么门槛,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快校内就出现了其他“格子铺”,这让王宁备受打击。一段时间之后,格子铺收益已经被压缩地很低了,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关门。大学毕业之后,王宁没有选择再度创业,而是开启了“打工人”模式。他来到了北京,先后进入了几家大厂。虽然工资待遇都还算不错,但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他的收入水平根本买不起房,有时候房租都能给他带来不小的压力。
当了几年打工人,王宁的收入水平还是没提高。终于,他那颗创业的心还是按耐不住了。2010年,王宁辞去了大厂的工作,准备开始创业。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没什么计划,为了寻找创业的灵感,他来到了香港。在这里,王宁被一家名为“又一城”的杂货铺吸引。
虽然这家店也叫杂货铺,但是“又一城”跟他家里父母开的杂货铺不一样,这里卖的东西有化妆品、家电、玩具等等,各种东西应有尽有。他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又一城”在当地很受欢迎,而且每天生意都很不错,于是他就决定回内地开一家类似的零售店。回到北京之后,王宁在中关村租了一家门店,装修完之后给这家店起了个名字叫“泡泡玛特”。这个名字应该很多人都听过,最近两年特别火。但那个时候的泡泡玛特不像现在这样专门卖手办盲盒,而是像“又一城”那样的杂货店,基本上什么都卖。
他本以为香港爆火的零售模式在北京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却不料开业之后生意惨淡,每天都见不到几个顾客。东西卖不出去不说,他每个月还得付房租、水电费,还有员工的工资等等,几乎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几个月之后,王宁有些扛不住了。员工可能也看出来了,担心他会没钱发工资,有的人直接辞职不干了。
走出大学校园之后的创业,不可能像之前那样说不干就不干。就算生意不好、留不住员工,他也不想就此关门大吉。思考之后,王宁觉得是自己宣传力度不够,所以就开始四处找途径进行宣传。不过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不管宣传也好,或者是这段时间的运营成本也罢,都是需要钱来做支持的,他一个刚刚起步的年轻人能有什么钱去承担巨额成本?最后王宁还是败在了成本的面前,无奈之下他开始四处找投资。
拉投资哪有那么容易,就像当初马云一样,四处介绍自己的项目就是没人愿意听,甚至还被别人当成骗子赶出去。王宁的这段经历同样很惨,当时基本上没人愿意搭理他。好在后来他遇上了一位贵人,这才让泡泡玛特有了生存下去的机会。这个贵人名叫麦刚,是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在了解了王宁的项目之后,他直接投了200万,对于当时的泡泡玛特来说,这笔钱就是救命稻草。
解决了钱的问题,下一个要解决的是泡泡玛特的发展方向以及定位。后来,王宁分析了店里的数据,发现店里的顾客多数是年轻人,其中有一款名叫“桑尼·安吉尔”的盲盒娃娃特别受他们欢迎。既然如此,那干脆专门搞盲盒玩具,其他销量不好的都一律舍弃。就这样,泡泡玛特从最初的杂货铺变成了一家专门卖玩具手办的品牌。看着“桑尼·安吉尔”如此受欢迎,王宁就想把这一系列的IP版权都买下来,于是他跑到了日本请求独家授权。
可是对方根本没有搭理他。回国之后的王宁有些不甘心,偌大的玩具市场,大家不可能只喜欢收藏“桑尼·安吉尔”于是他开始寻找其他的IP,2016年1月9日,王宁发了一条微博询问大家喜欢收藏哪些潮玩,评论区最多的回答是“莫莉”。在遇上王宁之前,“莫莉”只是一个很普通的IP,销量也不出众。但是王宁获得了“莫莉”的授权之后,他开始专门打造这条盲盒产业链。2016年7月,“莫莉·祖迪亚克”诞生了,推出之后非常抢手,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自此之后,“莫莉”成了泡泡玛特的招牌IP。
当然,“莫莉”热卖的原因不止是独特的IP,还有盲盒带来的神秘感,它能让消费者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惊喜。“莫莉”当时火了之后,国内还掀起了一股“盲盒经济”的热潮,很多零售店都开始推出不同类型的盲盒。接着,王宁开始扩大规模,在很多城市的大型商场里都开了门店。最火的那段时间,几乎每家门店都人满为患。2020年,王宁携泡泡玛特赴香港完成了上市,市值一度超过了千亿港元。王宁借此获得了500亿的身价,一举登上了河南首富排行榜。
泡泡玛特爆火之后也引来了不少争议,玩具而已,为什么这么贵而且这么抢手?就连很多明星都开始购买收藏,到现在一些社交媒体上还能看见谢霆锋、宋茜、程潇等明星晒自己的公仔。虽然有不少人不理解这种所谓的文化,更不能理解这种花高价收藏的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泡泡玛特确实成功了。王宁的秘诀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需求。喜欢购买或者收藏这系列公仔的,大多数都是高收入群体,或者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他们本身就喜欢手办、公仔类的东西,所以愿意为自己的需求买单,而拆盲盒又给他们带来了神秘感和惊喜,大大增加了购买欲。所以王宁出售的不只是公仔玩具,还有大家对于这种神秘感和惊喜的需求。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mengchina.com/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