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琪儿
写这首小诗的动机,来源于我记忆中一位小我十岁,名叫琪儿的小女孩。
记得大前年我大学刚毕业,当年九月份便考进人民教师这个行当。性急且有点迷信的父亲亲自驾车,拉了我一起回乡下老家,为村口土坟包里早已故去的老祖父老祖母报喜。父亲的意思是多亏了祖先的庇护,我才会有如此造化。
路过距老家村子还有二十里的一个小山村时,车子在急转弯并下坡中,我就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扎着两条黑辫,身材纤瘦高挑,衣衫朴素整洁,肩跳了一对装满水的小木桶,嘴里一面在喊着什么,一面就迎头撞了上来,随即贴着车头摔倒在大路上。父亲一个急刹车后,立即和我下车赶忙上前询问缘由。我一看小女孩那个倒地的情景,马上想到这小丫的莫不是学会了网上流传的“碰瓷”损招,也想要讹我们一笔钱么!看老姐咋收拾你个丫头片子!!家父问罢,才知那个小女孩名叫琪儿,家里还有患病卧床的老奶奶在等她回家做饭。刚才,因为琪儿急着要到邻村上下午的课程,一面回应着大路上几个小伙伴不耐烦的催促,一面加紧了赶路的脚步,突遇我们的来车出现,在慌张的躲闪中,不幸摔倒在地。

知道了事情原委,父亲在村口放羊人的指引下,重新下到山沟里去挑山泉水。我扶起了琪儿,拍打掉她身上的尘土和羊屎蛋蛋。我们一起回到了琪儿家,风风火火的帮琪儿做了午饭吃罢,我又开车送她到三里外的村小学去赶课。
看着琪儿走进教室后,我询问了山村小学老师有关琪儿家里的情况,才知道琪儿的父母早已过世,就她和奶奶相依为命,艰难生活。她家已纳入乡里的民政救济中,学杂费全免了,就连她上学的书本笔墨也是村里人凑齐送的。我听的泪水涟涟,心痛不已,连忙拿出身上仅有的二百元钱,塞进又被老师叫出来的琪儿手里,一再叮咛她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照顾好奶奶的身体,及时给奶奶看病买药。

回到村里,我和父亲又把琪儿家的环境卫生打扫了一遍。父亲挑满了窑洞里的水缸,和我砍回来两大捆干柴。我们又给菜园旁的小羊和院门口猪圈里的猪崽打回来鲜嫩的青草……等到忙完了这一切,已经是黄昏时分。抬头看天,我知道,我和父亲再赶回老家也是不可能的了。
我开车接回来放学的琪儿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我又帮她辅导了家庭作业。在一轮圆月升起,山家灯火点亮时,我们在琪儿和她奶奶百般的挽留与道谢声里,父亲又留下他身上的三百元钱和车上的所有食品。我们一再婉拒,表示要赶回一百余里的县城。
回眸凝望,明月下、秋风里、小土坎上,一位身材纤瘦、扎着双辫、长得秀气的小姑娘,在向我们高扬起手臂,不断使劲挥动着,大声喊着:“仙女姐姐,你记住我啊,我是琪儿,我是琪儿!我长大后,一定会报答你和爷爷的。”
我探出头,向她大声喊:“琪儿,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那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姐姐以后还会来看你的。可要照顾好奶奶啊!!”

琪儿一边大声答应着,一边拼命追赶着我们行进的车子。在浓浓的夜色下,在明亮的月光下,她的身影渐渐地变小了、模糊不清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晶莹的泪花迎风而落,我却感受到了心痛后的一丝欣慰。琪儿一家已经纳入到民政救济范畴里,也成了村里帮扶干部的包扶贫困户。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琪儿一家一定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但愿她们一切安好!!!
附小诗如下
七绝:琪儿
草割晓溪衣浣月,砍柴挑水苦撑家。
风霜雪雨为知己,汗水泡开山野花。
五绝:琪儿
飘零一小丫,孤独已无家。
立命经风雨,长成娇艳花。
(这个时候,奶奶已经病逝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mengchina.com/3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