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是不是青春饭,新媒体运营都有什么?

新媒体运营是不是青春饭,新媒体运营都有什么?

做了五年的媒体运营,要说最大的享受,可能就是埋头做事的时候,最烦恼的就是把写好的文案交给领导审核的时候。

上次回家和高中同学聊起工作,他很羡慕我将爱好变成了工作。

学生时代的我,和大多数男孩子不一样,我的数理化成绩很烂,语文政治历史却很优秀。有人可能很不屑地说:“不就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吗?有啥好说的。”错了,我对语文政治历史有着天然的好感,书里的内容,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还记得。我真的没有刻意去背诵,只是纯粹喜欢去翻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

就像现在我经常逛图书馆,我从来不是为了去上自习,现阶段我也没有考证的需要,我不需要带着功利之心泡在图书馆,而是单纯去看看有无上新的报刊和好看的新书。

而对于新媒体运营,2018年前的我对这一行业是一知半解的。

那时候公众号已经上线多年,我没有任何注册的想法。我打心里非常排斥,我觉得这种号跟新浪博客类似,只是一个文字记录的平台,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我更喜欢将文字发表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了有样刊样报,看得见摸得着,不仅可以收藏纪念,还有稿费拿。

那时候我工作不稳定,学历也不高,但通过努力,还是发表了几篇作品,重新找工作时,我会将发表的文章复印下来,以此作为投递简历的敲门砖。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我带着在纸媒上发表的作品去找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一连面试了好几家都失败了。面试官承认我有写作功底,但他们也同样相信我没有任何新媒体运营经验。这一行,经验很重要,很少有公司会带一个毫无经验的小白,对于公司而言,这么做的成本太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来自某机关单位的电话打来,我差点以为是骗子。我一个普通老百姓,可能很少会和这种高大上的单位有瓜葛。但对方很有诚意,非要邀请我到单位面谈。我去看了,心里悬的石头落了地。

就这样,他成了我的伯乐,我开始接触文字工作,从事着一份我梦寐以求的工作。

但毫无经验的我,上班的第一个月就让我头疼不已,我写的简报经常被他改得面目全非,简直成了他新写的一篇文章。

这让之前沾沾自喜的我,很不服气。

新媒体运营是不是青春饭,新媒体运营都有什么?

新媒体运营是不是青春饭,新媒体运营都有什么?

简报并不复杂,简洁明了,内容有点类似常见于社交平台上的通报,寥寥数语介绍一件事情的发生和经过,写多了就能进入状态了,有了所谓的“套模板”的说法。

有两次我为了详细介绍事情经过,叙述细节,字数超过了500字。我将简报通过单位内网传给他,他很快发来了批复:“简报就是简单的报道,这不是写小说,不需要你写那么多的文字,一定要言简意赅。”

他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我站在他的身旁,看他当场修改我写的东西。

我不服气归我不服气。不可否认,经他修改,我的文章被点石成金。

“你没事多看看单位网页上的文章,多学习下简报写法,这么简单的都写不好,后面让你写回复报告,一篇小一万的字数,你该如何下笔?记住,我招你进来是协助我写材料的,材料是改出来的,不要嫌烦,不要嫌麻烦。”

在他的教导下,我提交材料的时候轻松多了,因为被他叫去办公室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写的材料被改动的地方也越来越少。

我开始负责单位网页的更新,每周至少要发布两篇简报和一篇长报道,前者以部门动态为主,后者以宣传部门同事的先进事迹为主,材料主要来源于我的采访。

和采访对象约好时间,电话采访时就打开通话录音,现场采访就带上纸笔,然后打开手机上自带的录音机软件,开始按列好的提纲依次提问。

回来整理采访内容,打开word文档,疯狂码字。

后面写回复报告或总结报告令人抓狂,尤其是修改过程。

有时他给的要求并不明确,给个模棱两可的撰稿标准,又给个非常紧急的交稿时间,我经常一坐一下午甚至一坐一整天,屁股仿佛和坐垫焊接在了一起,无法挪窝。

写啊写,也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需要喝多少箱六个核桃才能补回来,反正我如期完成了初稿。我兴冲冲地将稿件提交给他审核,很快他就给我泼一盆冷水。

新媒体运营是不是青春饭,新媒体运营都有什么?

新媒体运营是不是青春饭,新媒体运营都有什么?

他没有把我喊去办公室。实际上,随着我入职满了半年,我已经很少被他叫去办公室了。我和他对接工作,经常通过微信和内网联络。

不出所料,我需要修改稿件,来回四五次,他总能挑出问题,我总能被他说得心服口服继续埋头修改文章,直到令他满意。

一篇回复报告从交初稿到最终定稿,折腾三四天,我已经习惯了。

公文工作讲究用词规范,语句凝练,方向正确,没个三五年的历练,是写不好材料的。

可惜变数太多,我在这家单位只做了两年多。

决定离开前的前两个月,单位下发通知,要求每个部门最少派一个人参加单位组织的调研文秘大比武,他给我报了名。

手机上交,上百人坐在电教室里上机撰稿,试题很简单,我如鱼得水。考完试,我就隐隐觉得到自己可以获奖。

大比武成绩揭晓后,我果然获得了三等奖。获奖名单只有区区十几个人,我是其中唯一一个没有编制的获奖人员。

我将表彰通知通过微信转发给他,他只回复了两个字:恭喜。

短短两个字,再无其他。

但我知道,我能获奖离不开他的栽培。我之前总觉得他一直让我修改文章,甚至把我叫去他的办公室当面改稿,我狭隘地觉得他这是秀领导的存在感,这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明明我写的很好,他却非要一直让我改,以此突出自己很懂的样子。

那一刻,我才后知后觉,他这是在教我写好材料,在帮助我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笔杆子。不然对于一个公务繁忙的人,哪有空闲时间教下属改稿件,有那时间打个盹不香吗?

明白了这些,我羞得无地自容。

到政治处领取荣誉证书,无奖金,奖品是一个华为手环

荣誉证书上盖了公章,千金难买。手环对我没有吸引力,我在电商平台上搜到了同款,按原价500元挂在了二手交易平台,十分钟不到就有人下了单。

他的恩情我是不会忘记的,但现在已经有两年没见到他了。


文 | 钱先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mengchina.com/3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