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什么工作内容(新媒体是什么工作领域)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对自己目前能力不够自信。我觉得这涉及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能力与他人对比,可能存在不足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去挑选适合的工作机会的问题

对于能力的问题,其实是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降低招聘方选择的机会成本问题:

  • 在撰写简历之前,先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建立自己的能力模型。并有选择有重点地呈现在简历的文本中。
  • 做充分准备,完成通用性和行业或业务特性的结合,降低招聘方选择你的机会成本。
  • 对于公司选择的问题,其实要解决两个问题:

  • 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更多更深的理解行业、业务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看你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哪些,做出取舍和判断;
  • 有目的有章法的去避开一些显而易见的陷阱,真正理解职业发展的内涵。
  • 下面来展开。

    首先是能力的问题

    我说能力这件事儿,其实是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的问题,可能你不太理解,我解释给你听。

    在招聘时,职位要求中对工作年限的划分通常是1-3年、3-5年、5-8年……也就是说,你1年多的经验,其实需要考虑和上限年限为3年的竞争对手PK来获得工作机会,所以,如果我们只考虑工作年限,那么确实会有一些压力。因为招聘方在招人时,必然倾向更加熟练的候选人,谁做得更久、业绩更好、资源更充沛,招聘方做选择时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就越低。

    那么,就会定位到,我们怎么去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来降低招聘方的机会成本。

    我会做两方面的建议:

    1、在撰写简历之前,先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建立自己的能力模型。并有选择有重点地呈现在简历的文本中。

    如果我们把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按照高、低、多、少做一个四象限的能力模型,我们会看到:

    在这个四象限里存在着不同的维度,但显然,工作质量和数量双高,是最好的结果,相比其他象限,它的优势是最大的,因为它是一个机会成本很低的选择。

    那么,放到工作数量上,你可以算一下,自己同时在维护多少个营销号,每个营销号每周你大概可以产出多少内容,把它放进你的简历里,然后加一个提炼,譬如说:

    ? 工作效率极高。同时负责3个营销类微信公众号,每周定期维护。所有营销号都会每周生产内容,周均每个号维护的内容数量在3-4篇,其中,原创内容每号每周1-2篇,转载或伪原创内容每号每周2-3篇。

    这样,就可以去PK那些只维护一个新媒体账号的对手了。

    那如果你说,我的工作数量不具备竞争力,别忘了,还有工作质量,你同样可以去统计一下:

    每次发布内容,会带来多少净增关注;内容消费的情况如何——公众号就看阅读量,短视频看播放量,总之每种新媒体都会有对应的指标可以查看;内容分享的情况如何……然后在去做提炼,譬如说:

    ? 有效控制内容质量并实现指标要求。每次发文平均净增3452个关注,文章阅读率超过12%,远高于行业均值;阅读-分享的转化率在20%以上。

    ? 利用分享引流的能力很强。单次图文发布,从分享链接带来的二次阅读平均是分享次数的8倍以上,阅读-关注转化率超过20%……

    说完上面的部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对工作能力的描述,一定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有提炼、有数据、有对比、有讲解。

    这么做的原因是,面试官或者招聘企业不一定和你处于同一个行业,你需要让别人拿到简历后对你有直观的能力认知。你甚至可以去说明大概这样的水准在行业里能排到怎样的位置。对找工作这件事儿来说,核心的就是去客观的呈现你的能力,并且最好可以突出你的优势与竞争对手去对标。

    2、做充分准备,完成通用性和行业或业务特性的结合,降低招聘方选择你的机会成本。

    互联网运营这个岗位的优势是具备通用性,也就是不论什么行业,如果你具备基础的底层逻辑,是可以通用的;但是,互联网运营这个岗位的劣势也是通用性,因为通用性会限制你了解行业的积极性,但如果你不能更贴近行业,仅仅依靠通用性不解决问题。

    所以,作为新媒体运营,你就需要去拆解,通用性能力是什么,而当你选择换公司时,你又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法,快速获得这个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去弥补通用性的局限。

    对新媒体来说,可能选题、文案能力是通用能力,但对公司产品的了解、行业特点的把握就是特性了,能把通用性和特性相结合,才是厉害的新媒体运营。

    那么你要问了,通用能力我理解,因为我每天都在和通用能力打交道,每一次选题会,我都会精心准备,利用微博热搜、微信看一看、百度风云榜,还有各种新媒体助手、管家类产品等各种渠道去寻找热点,平时我也做很多的数据分析和文案练习,所以通用能力我知道怎么去提升,行业或者业务特性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没有进入公司,我怎么知道它的特性?

    我要说,这需要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你看我打了引号,说明这个能力还是不难培养的,怎么做呢?

    ? 如果招聘方已经有新媒体的账号,那么去成为它的订阅者,观察较长周期的内容更新的情况,拆解新媒体的作用定位,推测运营状态,譬如如果是公众号的话,看头条的阅读量平均有10000,基于平均的5%的打开率,就可以知道差不多关注量级在200000左右;看文章的排版方式和行文风格,就大概可以推知它面向的用户群体和账号人设。得到这些推论之后,其实要解决的就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如果你来运营,你要怎么做。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在试图去做通用性与特性的结合了。

    ? 如果招聘方没有新媒体账号,那么你就要去它的官网、App,看看它为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你要假设今天你要从0开始做一个或多个新媒体账号,那么他们为业务带来什么价值,实现什么作用,你自己给它的设定是什么。当你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说明你也已经在试图去做通用性于特性的结合了。

    回答完能力部分的问题,其实对挑选公司的问题,就会比较简单了。

    公司的挑选,我前面说了,要解决两个问题:

    1、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更多更深的理解行业、业务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看你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哪些,做出取舍和判断;

    消除信息不对称其实非常简单,可以从下面3个方向来试试看:

    ? 如果你希望在职业背景上变强,那么优先选择相同行业,但体量比现在的公司大一些的企业。如果你希望获得更好的职位和薪资,可能选更小一点的同业,为后续向管理转型做铺垫;如果你不想或者不能选择同行业,那么尽可能通过一些公开的渠道去掌握候选公司的情况,包括行业里的位置、目前的业务重心等等,尽可能掌握多一些信息。

    ? 如果获得面试机会,要和面试官、HR坦诚相对,尽可能去收集你需要的信息,譬如说,公司的晋升制度啊、薪资福利啊之类的,不要不好意思问,万一你入职之后发现这家公司在这些方面存在与你预期不相符的情况,那么就会造成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浪费,所以,当面试官或者HR给你机会,问你「有什么需要问我的吗?」的问题时,一定要抓住你真实想要了解的问题去提问,不要担心会有什么影响,毕竟面试是一个双向评价的过程。

    ? 利用一些第三方的工具,譬如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这些了解一下公司过去有没有发生过劳资纠纷之类的问题,本身有没有碰到其他的风险,方便自己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2、有目的有章法的去避开一些显而易见的陷阱,真正理解职业发展的内涵。

    在掌握了尽可能多的信息的同时,要注意你的工作选择要尽量去贴合你的职业规划目标。

    譬如说,你希望在入行后用三年时间做到主管,那么以你当前1年多的经验,就需要去思考剩余一年多的时间应该如何去强化能力。

    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去公开的招聘网站上去查找对应的管理岗位的要求,看看自己已经拥有什么,还缺少什么,去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着重去挑选那些可以强化对应缺少的能力的机会,让自己能够沿着职业规划路线去继续成长。

    最后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点是,很多人容易单纯的被薪资吸引去选择工作机会,但是我需要提醒一点,当你的职级没有进步的时候,薪资并不是一个有绝对把握获得稳定提升的项目,反而,确保你每次选择机会时都能获得更高的职级,才是最终能保证你的收入水平始终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结一下,任何时候任何岗位,HR或者面试官去看待候选人时,都存在「比较优势」的影响,利用好这一点,突出自己的优势,弱化自己的劣势,判断优势覆盖的方向,来挑战工作机会;在选择公司时,要做到尽可能打破信息不对称的限制,顺应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坚持以职级提升为目标去做选择,可能是对你比较中肯的建议。

    最后,祝你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mengchina.com/11440.html